渊澄

川流不息,渊澄取映

套件中心搜索【Synology Mail Plus Server】和【Synology Mail Plus】两个套件安装。

![](image-5.png)

安装完成之后启动【Synology MailPlus Server】套件,进入【服务】选项卡进行设置,启用SMTP、POP3服务及对应端口。

![](image.png)

切换到【邮件投递】选项卡进行设置。

![](image-2.png)

切换到【账号】选项卡,激活相应的账户。

![](image-1.png)

激活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【Synology MailPlus】套件来进行邮件的收发动作。

![](image-4-1024x372.png)

另外我重点说一下我这边的网络环境及路由器和DDNS的设置。

家里面使用的是联通宽带,有公网IP。

在路由器中设置DMZ主机为群晖的IP。这样设置之后群晖上所有服务的端口都会暴露到公网上去,不需要单独在路由器中做端口转发,如果为了安全起见,不希望暴露某些端口到公网,可以在群晖防火墙里面做设置。

然后在群里里面设置DDNS。我使用的是DNSPOD的DDNS服务。在群晖的【控制面板】-【外部访问】中进行DNSPOD的设置。需要在DNSPOD后台生成API密钥,这里不展开讨论。

然后在DNSPOD后台添加对应域名的解析操作,比如我的域名是miaoyang.win。我将主域名用DDNS的方式解析到了群晖,然后MX记录用解析到miaoyang.win,将二级域名mail.miaoyang.win用CNAME方式解析到miaoyang.win。

这样所有记录都会正确解析到宽带获取到的公网IP上面。

![](image-3-1024x443.png)

经过上述设置之后,我这边可以在外网环境下使用WEB和手机客户端进行邮件的收发操作。

测试外网访问,文章发布,附件上传功能是否正常。

![](cNcuPEE.png)

现在在群晖上将域名进行了DDNS解析,目前实现了使用域名+端口的方式来访问站点。由于电信运营商封锁了80和443端口,所以现在使用8012端口来替代443访问。

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,必须手动输入https://miaoyang:8012才可以访问,不输入https直接访问会有报错。

尝试使用默认的443端口采用反向代理的方法来跳转到8012端口,但是现在群晖系统内设置了反向代理也没有生效,暂时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。

首先用root账户来登录服务器,然后运行下面的命令一键安装v2ray

bash <(curl -L -s https://install.direct/go.sh)

所有的详细配置都存储在/etc/v2ray/config.json文件中,安装完成之后我们运行下面命令来将服务器的端口及id记录下来。

cat /etc/v2ray/config.json

最后我们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启动v2ray服务并设置为开机启动。

systemctl enable v2ray
systemctl start v2ray

到此安装完毕,最后我们检查一下服务器的防火墙设置,一定要放行上面记录到的端口才能够正常使用。

服务器端配置完成之后,我们还需要在你所使用的主机上安装部署v2ray客户端,常用的windows、iOS、Android平台都有相应的客户端,windows客户端推荐使用 v2rayN ,配置起来简单直观。iOS平台可以使用 Shadowrocket ,但是必须切换到美区账户才能购买安装。Android这边的话可以使用免费的 V2RayNG 。文章结尾我会放出windows和Android客户端的下载链接。

其实v2ray就类似于ssr采,只不过它采用了vmess加密协议,使用起来更加隐蔽,更加难以被监测到。

DNSPod现在可以申请为期一年的免费SSL证书,只要使用DNSPod的解析服务就可以申请。

进入DNSPod管理后台,左侧菜单选在SSL证书-证书管理

TIM截图20191024172300.jpg

然后选择你要申请证书的域名,然后选择DNS验证,等验证通过之后手机会收到短信通知,接着我们将证书下载到本地。

TIM截图20191024171954.jpg

下载之后解压,会得到4个文件夹,如果你使用LNMP,则进入Nginx文件夹,如果是LAMP,则进入Apache文件夹,我这边以Nginx为例进行介绍。

TIM截图20191024172034.jpg

之后我们用记事本打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。

TIM截图20191024172057.jpg

接着我们进入宝塔面板的SSL设置界面,将那两个文件内容复制到相应的地方,注意最后不要加空格。

TIM截图20191024171745.jpg

保存提交之后,我们的SSL证书就部署完成了。